以生态环境智慧管控新模式推动 南山绿色发展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南山管理局聚焦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他们探索生态环境智慧管控新模式,推动了生态环境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具体措施包括铺设多要素、多方位的生态环境物联监测“一张网”,构建空天地一体的生态环境全景决策“一张图”,搭建快速聚焦、高效协同的生态环境指挥调度“一平台”,创建标准规范、数据融通的生态环境资源汇聚“一中心”,以及组建智能便利、一键可搜的生态环境“一服务”。

创新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构建南山环境治理“智慧大脑”,叠加分析环境数据、气象数据精准溯源大气污染,实时监测河流水质波动情况,实现环境质量看得见、污染来源说得清、排污企业管得住、业务协同效率高。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在郊野公园等处布设红外相机、云台摄像机、昆虫计数站,实时对区域内动物、昆虫进行监控。构建建筑领域碳监测网络,将部分大型公共建筑纳入在线监测范围,通过分析建筑能耗与碳排放强度,形成可视化“碳地图”,实现碳展示、碳分析、碳预警。
海量的环境监测数据赋予了环境管理的智慧属性。生态大脑可以开展多源数据融合分析与深度应用,综合运用数理统计、数字模拟、基因算法、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智能手段,融合多维环境数据,构建从各类污染源排放到环境质量变化的完整数据链,实现精准溯源和精准预测,以数字技术支撑环境质量的精准改善。
通过这些措施,南山管理局实现了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测和精准溯源,提升了环境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并开创了多个智慧管控模式,如“环境+气象”“生态+环境健康”和实时交通碳监测,为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贡献了“南山方案”。
生活日报网·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sdlife.com.cn





